
在抗日战争的岁月里,国民党军第74军的表现堪称亮眼。虽然在1937年时,第74军只是中央军的一支普通嫡系部队,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这支军队屡次担任主力军,积极参与了多个重大战役,逐渐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最终成为抗战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进入抗战的中期,第74军被正式列入攻击军,抗战后期,它又成为了装备美式武器的美械军。
第74军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表现,最重要的功臣便是王耀武。自全面抗战开始,王耀武便以师长的身份参与战争,并逐渐在战斗中崭露头角。随着战事的推进,王耀武的职务也不断升迁,最终在抗战结束时,他已经担任了第四方面军总司令一职。随着他职务的提升,他也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第74军为核心的小派系,并对外辐射到第100军。
第100军在最初由湖南地方部队组成,经过逐步改编,最终成为了中央军的一部分。王耀武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初,他通过施中诚将第100军的军长一职交接,并在之后通过李天霞接替该职。李天霞的调任并非偶然,实际上,他与王耀武有着深厚的关系。两人都是黄埔军校三期的同学,李天霞比王耀武年轻三岁。在补充第1旅(即第51师的前身)时,李天霞便已担任团长,而随着第51师的成立,他被任命为副师长兼旅长。到1939年,李天霞被任命为第51师的师长,正式开始在第74军中独当一面。
展开剩余65%在1941年上高会战中,李天霞凭借出色的战绩获得了“陆海空军武功状”第一号,甚至在“土木系”的罗卓英也专门为他赋诗称赞,指出李天霞不仅战功显赫,而且骁勇善战。这一切都证明了李天霞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因此,王耀武决定将他调往第100军担任军长,带领该军在接下来的湘西会战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开始进行整编,第100军被改为整编第83师。随着1946年解放战争的爆发,这支整编后的部队也参与了苏中战役,并被我军视为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中央军嫡系部队。整编第83师在战争初期的表现十分亮眼,尤其是在装备方面,该师的美械武器和美国教官的培训也使其在战场上具备了强大的作战能力。
然而,这支部队并不是全由美式装备组成。虽然第74军中的一些部队在美军的培训下获得了部分美械武器,但第100军本身并不属于美械军。事实上,王耀武指挥的第四方面军中的其他几个军队,如第18军和第73军,都配备了美械武器,而第100军的装备则以国产武器为主。但由于当时美军教官在第四方面军的存在,第100军也获得了一些美式冲锋枪、火箭筒等武器的支援。
尽管如此,第100军的装备与美军并无直接关系,直到几个月后,整编第83师才迎来了滇缅远征军的成分,加入了美械装备的行列。这一切的变化源于抗战后期,国军组建了荣誉第2师,该师以伤愈老兵为骨干,参与了缅甸作战,并在战争胜利后与驻印军独立第1团合编为第67师。这支新成立的部队更具备了美械的成分,尤其是在装备和训练上,均由美军进行支持。
然而,尽管如此,第67师并未按照计划前往日本驻军,而是被投入到了国内战场。很快,番号改为整编第44旅,而这一旅的前身便是马励武整编第26师的番号。整编第83师中的滇缅远征军成分也逐渐增加,但李天霞并未长时间指挥这支部队。1947年春夏之交,整编第83师的指挥权在孟良崮战役后被撤换,李天霞也因此被免职。
通过这一系列的变化与战斗,可以看到第100军在抗日战争和随后的解放战争中的复杂历史及其战斗力的变化。从原本的地方部队到逐步成为美械装备的部队,再到最终转型为整编第83师,这支部队的命运与中国近现代史紧密相连,折射出战时政治与军事的复杂性。
发布于:天津市天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